昨天稍忙,回來後才稍微注意到陳柏惟委員在立法院質詢國防部長邱國正的內容,邱部長說:語言,是溝通的工具。這樣講,其實也沒有錯,但我認為今天既然國家保障了各個族群的語言為國家語言,且制度上也設有口譯設備及人員,為何我們的官員不願意去尊重委員行使自己使用母語質詢的權利。我也知道很多朋友不同意3Q的作法,但身為一個客家人,一個客家籍的民意代表,我們的語言流失更甚於河洛話,所以我再兩年多前,和客委會的處長一起拜會了議會的鍾議長,希望可以在苗栗縣議會新增客語口譯的服務,讓一些只能用客語質詢或是想用客語質詢的議員都能用自己的母語暢所欲言,很感謝議長願意支持我的主張,議員同仁們也因為我們的推動,使用母語質詢的比例大幅提升,我很自豪我們可以用母語質詢,雖然我講得並不輪轉,但我願意繼續努力。
基於對自己族群的認同及使命,我完全可以體會3Q的想法,雖然他一直被批評,但我實在不認為他的做法是在強人所難,還是要再強調一次,既然你說語言是溝通的工具,那現在也幫你準備好翻譯的工具了,尊重多元族群,尊重多元語言環境,才是社會進步、和諧的根本。與全台灣各個族群的人共勉之!
#客家話
#河洛話
#原住民語
#北京話